池小宁10年祭丨喇叭沟门游记

作者: 时间:2018-05-01 18:36:59 阅读:
池小宁10年祭丨喇叭沟门游记 池小宁离开我们有10年了。现在人们对他的认识更多是来自于他的影视摄影作品。其实他曾是中国第1个民间摄影组织€€€€4月影会的重要成员,也是中国第1个民间摄影沙龙€€€€星期5沙龙的创建者。今天我们带来1篇池小宁的生前挚友€€€€著名摄影家任曙林撰写的文章:《池小宁10年祭€€€€喇叭沟门游记》,文章回想了1979年,他和池小宁的1次拍摄经历。那时他们正年轻,对“深山俊鸟”1片向往……池小宁10年祭€€€€喇叭沟门游记文/任曙林池小宁离开弟兄们有10年了,遇到个甚么时节总会想起甚么,但都不是甚么大事儿。年轻时1起上天入地的折腾,时间久了,仿佛就长在身上。1979年的元旦,我们俩密谋去了北京的最北



池小宁离开我们有10年了。现在人们对他的认识更多是来自于他的影视摄影作品。其实他曾是中国第1个民间摄影组织€€€€4月影会的重要成员,也是中国第1个民间摄影沙龙€€€猎鹰基地工作服
星期5沙龙的创建者。今天我们带来1篇池小宁的生前挚友€€€€著名摄影家任曙林撰写的文章:《池小宁10年祭€€€€喇叭沟门游记》,文章回想了1979年,他和池小宁的1次拍摄经历。那时他们正年轻,对“深山俊鸟”1片向往……




池小宁10年祭€€€€喇叭沟门游记

文/任曙林


池小宁离开弟兄们有10年了,遇到个甚么时节总会想起甚么,但都不是甚么大事儿。年轻时1起上天入地的折腾,时间久了,仿佛就长在身上。


1979年的元旦,我们俩密谋去了北京的最北边,好像不但是去拍照,没人去过的地方就想去。文革后期北京有个知青叫何营,做了赤脚医生,还嫁给了山民。报纸上称其为:深山峻鸟。查了地图,那地方叫喇叭沟门,属于燕山腹地,听着就诱人。那时我在工厂当工人,小宁在北影厂也是工人,摄影助理,体力活儿。深山去找知青模范,正当的行动。1978年的岁末碰面说定,1979年1月1号1大早,长途车站集合,我们买了210几个大火烧就动身了。芝麻火烧好吃,是5分1个,个儿小。大火烧就有点咸味,但是大1圈,3分钱1个,灰白灰白的,正面中心不知用甚么烙上1个焦糊的圆圈。貌似的军用水壶每人都有,早已浑身是坑,不保温,那会儿也不怎样喝热水。


长途车哼哼唧唧1路向北,太阳已发黄了,我们终究到了汤河口镇。还要等1个多小时,继续向北的末班车才开。就算这样,我们也只能在最近的山口下车,岔到喇叭沟门的长途车1天就1趟,早就过去了。我们坐在路边吃火烧,喝水,看着天色,不知几点能赶到那里。小宁问我那个知青具体在哪儿,你的那个熟人说清楚了吗。我的回答有些含糊,但我们也不担心,那会儿敲陌生农民家的门,特别是山民,是不会把你当坏人的。


我们赶到喇叭沟门满族乡车站时,太阳已快落山了。打听到何营住在孙栅子,还有4510里的路,我们顺着1条冰冻的河床继续步行。冬季的山区,太阳落得特别快,走出去没有多远,抬头只有天光1片了。弯曲折曲的路上几近没有车,也没有行人,很是寂静。冬季的树木只有灰灰的枝杈,看不见鸟儿,想听到些声音也没有,1丝不安在内心漂浮起来。小宁的挎包比我的大,从后面看上去,只能见到两只手臂在摆动。我去野游总是随身带着绳子,需要时捆住挎包,行走便当。我们彼此无话,默默地前行,速度也快了起来。远处的树木像个平面,天光映衬出河床冰面上的枯草,黑黑白白的,像个甚么呢?小宁像发现了甚么宝藏1样扑了过去。我也觉得挺成心思,都取出相机拍了起来。10几分钟过去了,再看小宁已趴在了冰面上,挎包翻开,地上铺着1块塑料布,买的做的各种配件和镜头摆放在上面。他围着那片草,摸爬滚打,测光调试,脚架石头全用上了。我坐在河边,看着愈来愈暗的身影,整整有1个多小时。



天色愈来愈暗,我们只走了不到1半的路程。山区的公路没有路灯,这夜路是没法赶的。前面出现灯火,我们摸进了1个叫中榆树甸的村庄。诉说要去找何营大夫,老乡们都知道,我们遭到了很高规格的接待,那1晚的热炕真舒服。


在老乡家投宿是不能睡懒觉的。凉水洗脸,人精神了许多,恒大集团工作服图片
清晨那几口空气沁人肺腑。我去挑水,小宁把个大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。早餐时聊天,知道了女主人会剪窗花,我们很是欣喜。这户人家的小女孩儿叫小英子,不认生,前前后后的跑。妈妈剪好窗花,她要自己贴到窗户上,我们自然是1通拍摄。小宁提议带小孩儿拍拍外景,有点电影的意思了。她母亲要去找新衣服,小宁说现在这胖女人工作服马甲
身最好了。我们寻觅场地,小宁选择了山坡、麦场和小树林。山村的孩子面对镜头毫无紧张之感,在任何场地都能自然地展现天性,小宁过着导演瘾,我们则共同过着拍摄瘾。平淡的冬季,留下挺煽情的光影。199零年国庆节,我再1次来到小英子家,她看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笑着说:“这是我吗?”




第2天傍晚时分,我们终究见到了何营,她带着眼镜,但说话的辞汇,与山民来往的做派,还真像山民了。小宁有好多插队的兄长,与何营聊插队的生活就好像也插过队似得,让她对我们除拍照,又多了1分佩服。热炕睡的照旧舒服,太阳升起,这个叫孙栅子的小村落被我们转了好几遍。


小宁会打招呼,各种称呼唤起来还真是那末回事儿,我在旁边有时都会产生恍忽的错觉。山区漫漫,山村很小,百10来人显得是那末亲近,招呼与拍照在缓慢流水般的进行。久远的冬阳中,让人感觉这1天来到了。给老乡拍照,他们总会问:你们拍这个有甚么用?确切也说不清楚,好在他们知道电影。小宁自然有许多仁慈的编造,这不是欺骗,这样最好。我们能够做的,就是回去后1定会把照片邮寄给他们。



喇叭沟门的最高峰叫鸡冠砬子,相城工作服
老乡劝我们别去了,说不好爬危险,这倒更激起了我们的愿望。我和小宁都喜欢爬野山,我在腰上缠上几圈绳子,小宁把器材轻了装。冬季的阳光远淡,山林寂静,偶尔倒也能听见鸟儿的叫声,悠悠而急促。遇到了1位打柴的人,我们的登山能力得到了他的赞成,我们感到自豪。


山顶无柴,只有我们两个人,拍照与观看都使人兴奋。巨石上支起我的上海202,总要拍1张合影的,玩弄时小宁偷拍下我的模样。我们的屁股上都有规范的补钉,新裤子买来先要打上补钉,不但是屁股上,还有膝盖上的两大块。那时得哪儿坐哪儿,没有脏啊土啊的概念,拍起照来更是不管海口定做工服公司
不顾了。


购买职工工作服列支范围


悬崖边有1块竖立的大石与山体裂开了不小的缝,脚蹬在上面似有晃动。我大喜,要把它踹下去,小宁说危险,我说有绳子,没事儿。绳子拴在腰间,另外一头拴在树上,小宁坐地蹬稳紧捉住绳子,行动前我们分别与大石合影纪念。1下2下,大石缓缓离开了山体,小宁用力儿,绳子勒的我都快踹不着大石了。最后双眼1闭,大叫1声:抓紧,快了!随声千斤巨石栽下山谷,所向无敌,山谷的轰鸣回响了好1阵子,我们感遭到触目惊心的含义,望着腾起的尘雾,思绪1下子到天上去了。回到村里后,很多老乡问我们:“在山上听到消息了吗?”我们说震天动地的,这里常常会这样吗?老乡们为我们安全回来庆幸,告知我们:“老辈人说了,几10年都没有听见过这么大的消息,大概鸡冠砬子成事儿了。”我和小宁暗暗发笑,同时感到很多歉意。



今天算来,距离我们爬鸡冠砬子山已过去3108年了,那里的山民都还好吧,何营还在吗?小宁兄弟已然西去,我还有勇气重返那个小山村吗。







池小宁

(1955.4.12⑵007.7.11)

著名摄影家、国家1级摄影师

代表作:《秋菊打官司》《西夏路迢迢》《横空出世》等(电影);《乔家大院》《雍正王朝》《走向共和》《汉武大帝》等(电视剧)。